党员先锋人物(十)——张月梅老师

时间:2018-12-10 来源:孙莉 作者:admin 点击:3203

 

因为梦着你的梦

                                          ——记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张月梅老师

 

(一)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聋孩子也是!

每个家长都爱着自己的孩子,聋孩子家长也是!

是的,每个聋孩子家长心里都有个梦,那就是:“我的孩子会说话多好啊!孩子能够自食其力,能够以一颗坚强的心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我也就放心了……”。

在聋教育战线奋战了20多年的张月梅老师深切地理解家长的爱和梦想!因为理解,因为懂得,所以,她在努力着——为了家长的梦想!

由于班上的学生各有各的特殊性,为此张老师根据各个孩子不同的状况,开始了个性化的教育教学。



铁树开花——张同学学会说话

当时6岁半的张同学,虽然在私人康复中心康复了5年,但仍然分不清“爸爸”、“妈妈”,六个单元音只会三个。为了能够让孩子清晰地喊出“妈妈”,张老师开始了对张同学的语言训练。

语训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从简单的“a、o、e、i、u、v”发音到“妈妈、爸爸、阿姨”等词汇的训练,都需要张老师张大嘴巴不断地重复。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两遍、三遍、无数遍,张老师喉咙都沙哑了,但随之而来的喜悦让她忘掉了所有的辛苦,因为张同学终于喊清楚了——“妈妈”。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种激动的感觉,尽管孩子的声音很细微,而且不是很清晰,但对我来说,孩子妈妈满足幸福的面容就像一幅世界名画,是那么的美。”张老师说,“其实幼儿时期才是接受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机,我们的孩子先天已经输人一步,后天又慢人一步,作为聋校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弥补孩子们语言能力的缺失。”

这声“妈妈”,不仅是张老师付出汗水的回报,还是孩子妈妈多年来殷切的盼望。泪水在张同学妈妈眼睛里打转,而张老师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理解孩子的妈妈,因为她自己也是一位母亲。

 

脱胎换骨——解同学找回自信

解同学,听力状况较好,但学习说话非常慢,对学习、对自己没有一点自信,特别胆小。据说在康复中心,这孩子一句话学了一学期都没学周全。

张老师觉得对于这样的孩子,让她阳光起来才是第一位的。于是,张老师抓住一切机会表扬她、鼓励她,不时地对她竖起大拇指——“解同学,真是好样儿的!”

解同学是由姐姐接送的,张老师每天都提醒她的姐姐:回家后,想尽办法让解同学和家里所有的人沟通,尽一切可能肯定解同学一丝一毫的进步。

两个学期下来,解同学妈妈来校说:“我家孩子真是像变了一个人,现在回家就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姐姐也说:“在我的鼓励下,她能够自己去小店买东西了。”


 笑对生活——吴同学变得阳光

吴同学,除了听力障碍之外,还患有感觉统合失调,虽然年龄大,但各方面的能力都显得很弱,躲在自卑的阴霾下。

张老师通过观察、家访,深入掌握了吴同学这些实际情况,还了解到吴同学在投篮上有点优势。于是,张老师在一段时间内,精心安排了好几次投篮活动,每次都大张旗鼓地表扬吴同学的优秀表现,渐渐地,吴同学灿烂的笑容多了。张老师趁热打铁,课间找她交流,晚间放学后常打电话给家长,肯定吴同学的进步,了解吴同学在家的优秀表现。渐渐地,吴同学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变多,与其他师生的交流也变得频繁。

也许,这些变化在普通学校孩子身上不算什么多大的进步,但对于我们的残疾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步。为这些微小的进步,张老师牵挂了多少个日夜,付出了多少汗水啊!

两年多下来,张老师所带的学生天性都被保护得很好,开朗、阳光,懂礼貌、明事理。

 

(二)

虽然抱有一样的爱和梦想,但不同的家长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方式,而不同的态度和交流方式却决定着孩子不同的发展方向。

所以,张老师极其重视家长的引导和帮助。

一年级刚开学,张老师就开始了她的“循循善诱”。利用家长每天下午接孩子的机会,张老师从孩子的现状开始,与家长“闲聊”,从而了解了孩子入学前的成长过程、听力状况;了解到家长的心路历程、个性、世界观以及育儿理念和素养。

就这样,对整个班级的情况有了一个大体了解之后,张老师在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中午定期给家长开小小家长会。家长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因为正确认识孩子的各种行为就不那么容易生气和打骂孩子;掌握简单的发音言语训练技能;怎样辅导孩子作业;如何和孩子相处;名家绘本阅读,懂得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亲子阅读;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的教育》等书籍给家长,指导父母如何提高德性修养……

这样的小型家长会,张老师一开就是四学期。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坚持到二年级下学期,家长都说很有收获。有家长改变了非打即骂的管教方式;有家长积极阅读家教书籍;有家长毅然决定全职,一门心思地照顾、教导孩子;有家长受张老师影响,改变了待人处事的态度。家长对教育有了信心,教育孩子也有了方法和策略。

之后由于校园搬迁,大部分家长不能到南工院校区接送孩子,每周五的小型家长会无法正常进行,张老师就尝试着每月写一封信给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怎么建立“班级书库”,如何处理孩子漏写或不写作业的问题,“班级书库”建立的情况汇报,育儿日记书写的动员与指导,带孩子“行万里路”的建议和指导……”这样一封封内容具体,方法明确的教育书信,重新连接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及时地引导家长施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班上大部分家长参与了育儿日记的记录,有两个家长更是能够坚持不懈地每天写,两个家长每周都写,还有一两个家长偶尔写。在此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获得了教育的滋润,见证了成长,亲子感情越来越深,孩子也更愿意写日记,记下自己的见闻得失,书面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长和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心灵锻炼……

阅读对于每个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聋孩子,显得尤其必要。在张老师的影响下,家长们对于这一点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但在行动执行上还不够及时。为了动员家长们为孩子们多买书,张老师想出了一个方法:请每个家庭每个月省下10元,班上8个孩子80元,张老师自己再贴20元,一共100元,用于购买书籍、建立班级书库。张老师每月补贴20元,虽然不多,但建立了持久的阅读机制,意义深远。

 

张月梅老师是一名平凡的特殊教育老师,她所做的一切都来源于自己那颗朴实、善良,有着大爱的心。她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在无声世界里默默地奉献着。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谁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坚守着这份特教事业,爱护着这群听障孩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守得住这份寂寞呢?

张月梅老师用平凡的举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张老师先后获得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赛一等奖、年度考核优秀、校先进工作者、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她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获得校级文明班级的称号。她的个人课题顺利结题,研究成果获二等奖,撰写论文在《现代特殊教育》上发表,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教参编写。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这首歌是多么地切合张老师的心路啊,正是因为爱着聋孩子家长的爱、梦着聋孩子家长的梦、悲伤着聋孩子家长的悲伤,所以,张月梅老师也幸福着聋孩子家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