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通讯员 周秋红 夏红娟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颖)在南京市聋人学校康复中心,有这样一支师德高、专业强的“巾帼教师团队”,她们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特殊孩子的“无声世界”里,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无声变为有声,用心声唤来特殊孩子的回声。
1988年,南京市聋人学校开办江苏省第一个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当时只有18岁的女教师许蓉,幼师毕业刚进入南京聋校工作,就成为了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第一批听障儿童康复教师;36年过去了,南京市聋人学校康复中心已经成为“国家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训练定点康复机构”“江苏省首家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江苏省首批听能管理示范机构”“江苏省学前融合教育基地”。许蓉和她优秀的同事们,也获得“南京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南京市教育系统第十二届师德先进群体”等光荣称号。
1988年至今,南京市聋人学校康复中心已康复幼儿人数920人左右,进入普通学校的幼儿810人左右,中心秉承“全面康复”的教育理念,以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言语能力为主,同时以听力干预、听觉语言训练等专项技术为支撑,遵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听障儿童在认知、社会、语言等方面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主流社会。康复中心由12名毕业于学前教育或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老师组成,整体学历高,教学水平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名,中级职称教师6名。其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童心母爱、勤学善研是康复组最大的特色,组内教师坚持开展有关学前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教学的研究,康复效果显著,近十年实现康复率98%。
“听障儿童康复是抢救性工程,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南京聋校康复中心的老师们,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听障儿童,看到这些孩子能慢慢融入普通日常的生活中,就是老师们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