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1日,2024年全国聋校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研讨会暨手语博物馆揭幕仪式在南京市聋人学校顺利举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同时庆祝第67个国际聋人日的到来,来自全国50余所特殊教育领域的大中小学校的近2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家通用手语的推广与应用,并见证了我国第一所手语博物馆的落成。
21日下午,南京市第四届“手语节”暨手语博物馆揭牌仪式在南京市聋人学校隆重举行。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副主任韩咏梅,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勇,南京市政府副市长孙百军,江苏省残联副理事长廖章波,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姚喜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军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顾春明,南京市文旅局分管领导、南京市博物总馆馆长许强,南京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柴耘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并为“手语博物馆”揭牌。
南京市聋人学校党委书记、南京市手语博物馆馆长陈源清代表学校向大会致辞。他指出,9月22日是第67个国际聋人日,刚刚建成的“手语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所手语博物馆,意义重大。“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他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南京聋校将发扬敢为人先精神,加强对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发挥好聋校推广手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升手语研究能力,积极积累和培育涌现出一批新成果。
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白清泉、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兴海向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高梦琛赠送南京博物院手语版简介视频
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殷雅竹、江苏省残联教就处处长韩毅向孙中山纪念馆副馆长鄢增华赠送孙中山纪念馆手语版简介视频
华夏出版社副总编辑刘娲、江苏省教育厅语言文字与教材工作处副处长陈金鑫向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赠送中国科举博物馆手语版简介视频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周晔现场教学手语:国庆快乐
南京市文旅局博物馆处处长王为向南京市聋人学校校长汤建彬颁发手语博物馆登记证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顾定倩,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校长许巧仙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史玉凤,南京市聋人学校副校长孙莉为“南京市手语研究所”授牌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张鹏、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蓓琴、南京市聋人学校副校长花钰锋发布手语新书
《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聋校日常教学用语》
《聋校日常教学用语国家通用手语百句》是国内第一本围绕聋校日常教学用语编写的国家通用手语推广手册,将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普遍使用国家通用手语,提高教育教学规范使用通用手语水平,为全国聋校或有聋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日常教学提供规范、标准的手语用语。
《南京晨报》总编辑丁晓斌、《现代特殊教育》副主编叶萍、南京市聋人学校纪委书记孙婷婷、南京市聋人学校副校长刘彬为
“南京晨报小记者实践基地”授牌
手语作为听障人士交流的重要工具,不仅是国家语言文字的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听障人士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的关键。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手语文化育人 一路向阳”,大会聚焦于国家通用手语的普及与推广,旨在通过标准化手语的使用,推动听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升全社会对残疾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20日上午,来自5省6所特校的10名教师开设10节观摩课。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徐琴芳、史玉凤,副教授韩梅,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王平一致认为各地特校在手语使用和推广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丰硕成绩。
20日下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巧仙主持专家讲座环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立新祝贺2024年全国聋校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研讨会顺利举办,祝贺手语博物馆的正式落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顾定倩回顾了手语研究的历史,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手语研究和推广取得了重大进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郑璇介绍了聋人手语使用总体概况,并提出了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的九大策略;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陈蓓琴介绍“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开展残疾人语言文字研究与推广相关工作情况;长春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孙晶华介绍了该校“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助推中华经典文化传播”的专项课题;华夏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通用手语数字推广中心主任刘娲介绍该社建设国家通用手语数字推广中心、出版国家通用手语图书、开发国家通用手语数字产品等工作;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吕会华介绍北联大特教学院正在积极开展手语保存、推广的相关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林皓介绍手语语法规则、情感表达、方言现象;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袁甜甜介绍该校着力开发的手语识别与翻译软件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情况。
21日上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李拉主持经验交流环节。南京市聋人学校副校长孙莉介绍南京聋校文化特色“十百千”项目,她阐述了学生对成语手语的需求、创编成语手语的注意事项、适合听障学生的成语学习方式等相关内容;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委书记祁丽薇介绍烟台特校全力推动国家通用手语普及推广的相关工作;北京市健翔学校党总支书记姚鹏龄介绍该校手语中心传播和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的相关工作;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蔡景灿介绍了泉州特校为推动社会认知和影响,创设无障碍的交流环境所做的努力;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工会主席王晔介绍该校手语学习与推广情况;四川省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杨剑梅介绍成都特校为建设全龄友好包容性城市贡献的手语力量;江苏省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蕾介绍徐州特校以“学用研创”为路径,推广手语服务聋生;广东省广州市启聪学校教务处主任周慧怡介绍该校致力于听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手语推广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湖南省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务处副主任何礼介绍长沙特校在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委员、聋部语文教研组组长肖丽分享了她通过课题研究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的实践探索;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康训处主任时宝娟介绍该校在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实践方面采取的措施。
据介绍,南京市手语博物馆位于南京市聋人学校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征集了来自国内外80多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各类资料4000余件,打造全面展示手语起源与发展脉络、手语研究、推广及手语文化的专业博物馆。自2023年9月启动手语资料收集以来,在多方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众多专家、学者、聋校教师、聋人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收集了四千余件资料,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亲笔题写馆名,为博物馆提升了文化内涵。馆内多处使用AI技术,互动感体验感十足。参观者向数字人说话,数字人即时同传翻译为手语;拍照签名留言互动系统,会立刻生成纪念图像。据悉,手语博物馆预计将于10月8日后向社会公众开放,尤其是面向青少年开放,引导、教育青广大少年学生尊重、关心残障人士。
馆藏的“镇馆之宝”是1959年-1961年间编印的《聋人手语草图》,这套《草图》奠定了我国通用手语的基础
博物馆复原了中国第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南京市聋人学校建校初期老师上课时的场景
揭牌仪式上,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瑞金路小学、南京大学生手语联盟的同学们为与会嘉宾带来精彩的节目展演。领导嘉宾为江苏省第四届听障学生演讲比赛优秀选手颁奖。手语歌表演《我爱你,中国》,手语诵诗《行路难》《沁园春 长沙》……一批批可爱的孩子们站上舞台,动情的演讲、清亮的歌声、律动的手语、美妙的舞蹈,青春绽放。瑞小的孩子们带来手语歌表演《每朵花都会盛开》;大学生手语联盟一曲手语歌《星辰大海》,满满正能量;南京聋校“妙手知音”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为大家呈现精彩的手语歌表演《爱的奉献》。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听障人士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支持,更为手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国家通用手语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听障人士的沟通将更加顺畅,社会融入度也将不断提升。
来源:央视新闻、掌握现代特教、南京晨报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