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南京晨报】探索手语的魅力与温暖 南京晨报小记者走进全国首家手语博物馆

时间:2024-10-22 来源:姚怿之 作者:yaoyz 点击:897

今年9月,全国首家手语博物馆在南京市聋人学校正式揭牌。10月19日,南京晨报20多名小记者和他们的爸爸妈妈踏上一场静谧而深刻的探索之旅,在大记者的带领下走进手语博物馆,感受手语的魅力与温暖,更好地了解听障人士,学会尊重、平等、友好地对待残疾人群,为建设和谐美好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1.jpg

手语博物馆馆长、南京市聋人学校党委书记陈源清是当天的志愿者讲解员,他全程带领小记者和家长们,一起走进手语多彩的世界。陈书记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手语博物馆的概况,让大家有了感性的认识与了解。

2.jpg

通过介绍,小记者们知道了该馆在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聋校教师、聋人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收集了四千余件资料,全面展示了手语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老师,为手语博物馆亲笔题写了馆名,小记者和家长们纷纷留影。

3.jpg

序厅、展厅一、展厅二,全面展示手语起源与发展脉络、手语研究、推广及手语文化。展厅中间一个展柜尤其醒目,陈书记隆重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手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四本发黄的旧书,即《聋人手语草图》。《聋人手语草图》是1959年中国聋哑人福利会手语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统一手语,就像普通话一样,手语也要统一,而手语统一就是从1959年开始的。

4.jpg

虽然初期收录的词不多,一本书只有500多个词,但它是统一的开始,为现在国家通用手语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意义非常重大。“原来手语没有统一之前,各地的聋人都是使用自己的手语,就像方言一样……“小记者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旧书如此珍贵,大家围着“镇馆之宝”展柜仔细探究。

5.jpg

手语博物馆拥有先进的互动智能化设备,“手语数字人”吸引了小记者们的浓厚好奇,他们自觉地排起长队,体验互动,向“手语数字人”表达了自己想对聋人小朋友说的话,“数字人”即时翻译为手语,向小记者们展示。

6.jpg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让小记者与家长们都受益匪浅。大家表示,手语博物馆全方位、立体式展示手语知识,帮助普通人了解到聋人群体的艰辛与自强不息,在以后的生活中将更加尊重听障人士,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讯员 周秋红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徐永现 摄影报道

编辑 徐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