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强国号】春风化雨润无声 雷锋精神暖人心 南京市聋人学校联合陆工大温情“学雷锋”

时间:2025-03-03 来源:姚怿之 作者:yaoyz 点击:445

3月1日上午,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标营公交站后广场上,一群身披红绶带的志愿者格外醒目。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南京市聋人学校与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开展“雷锋传人在标营”主题活动,以专业服务传递温暖,用手语文化架起心桥,让雷锋精神在初春的南京绽放出时代光彩。

1.png

2.png

志愿服务:专业与温情并存

活动现场,由南京市聋人学校理科党支部党员教师、南京启音教师志愿者服务团及学生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市民带来“听力健康套餐”。针对老年群体听力退化问题,志愿者们通过《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手册科普安全用耳知识,一对一解答耳疾困惑。面对听力障碍老人的含糊表达,志愿者们俯身倾听、耐心引导,运用专业设备开展免费听力检测。现场还特设心理咨询岗,为听损人群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该校高一年级12名学生志愿者,还带来了手语歌《长江之歌》,他们的表演情真意切,又与众不同,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3.png

4.png

文化传承:手语博物馆里的无声对话

学校志愿团队还分批组织市民走进位于校园内的国内首个手语主题博物馆。4000余件展品中,既有近代聋人教育文献,也有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手语诗歌影像。志愿者详细讲解手语的历史流变,演示不同国家手语差异。退休教授王先生驻足于“手语与科技”展区,在AI手语翻译设备前反复体验后说:“原来聋人群体拥有如此丰富的表达体系,这趟参观让我对特殊教育有了全新认知。手语博物馆的成立,不仅为手语文化的保存与推广提供了重要场所,也为公众了解和学习手语提供了便利。”

5.png

精神赓续:八年坚守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据了解,自2017年起,南京市聋人学校将“爱耳日”与“学雷锋日”结合,已连续8年开展听力健康科普活动,服务群众。“志愿者既是螺丝钉,也是连心桥。”校长汤建彬表示,学校通过组建南京启音教师服务团、开设手语选修课等举措,将志愿服务纳入育人体系。

6.png

春寒未褪,标营广场上的“志愿红”却愈发鲜艳。当听力检测仪器的曲线图抚平老人眉间的焦虑、当手语博物馆的玻璃展柜映出参观者专注的面庞,这场跨越有声与无声世界的文明实践,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注脚。今年,南京市聋人学校将继续推动手语科普、听力健康筛查进社区等公益活动,让雷锋精神真正“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责任编辑:李君伟 高文玉